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旅游 > 文化旅游 > 正文

西岳华山——亿万年前托起的大地之心!

中国山岳之美

自古震撼人心

 

西岳华山

高大挺拔、险峻至极

(华山西峰,摄影师@丁俊豪)

西岳华山

将巨峰的壮美演绎到了极致

(请横屏观看,华山的巨大山峰和宽阔峡谷,摄影师@王警)

南岳衡山

青翠峻秀、山势连绵

(衡山祝融峰,摄影师@罗铭)

东岳泰山

更是“五岳独尊”

十八盘步道蜿蜒而上

欲与天接

(通向南天门的泰山十八盘登山道,摄影师@泰山摄影)

五岳之外

还有更多奇秀俊美之山

数不胜数

这些名山的文化历史

常被人们津津乐道

但其地质上的相似性

却鲜为人知

它们的山峰常浑然一体

岩石并不分层

它们的山腰或者山顶

常分布大小不一的石蛋

甚至漫山遍野、杂乱无章

石柱也常常作为点缀

或者低矮凌乱

或者高大峻秀

簇拥成一座座山峰

相似的景观源于相似的岩石

这些古典名山

都由名为“花岗岩”的岩石

构成花岗岩地貌

与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

并列三大岩石地貌

花岗岩为何成为

中国名山的代言人?

这种独特的地貌

又是如何形成的?

 

在数千至数万米深的地下

一些岩浆失去了成为火山的梦想

停下上涌的步伐

缓缓冷却成

坚硬致密的岩石

花岗岩

即为其中一大类

(花岗岩的常见产出位置及状态示意,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

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

岩浆运动此起彼伏

花岗岩不断在地下产生

成为大陆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

堪称“大地之心”

 

亿万年地质演变

创造出众多的中国花岗岩景观

其中最壮丽的那一部分

恰好与中华文明核心区高度重合

从而逐渐走进我们的文化

历代文人体悟群山之美

不仅将花岗岩群山写进诗词歌赋

还留下了大量摩崖石刻

与日月星辰同辉

画师们寻访山水之美

将许多花岗岩地貌的神韵

凝结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作里

在今天的天池山上

人们甚至还能找到画作的影子

儒、释、道三家

也青睐这些险峻的山峰

于无人处寻得清净

留下许多著名古建筑

进入现代

在将近10%的花岗岩国土上

人们建起了众多

以花岗岩地貌为主要看点的景区

包括18%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1%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36%的世界级地质公园

创造了至少31%的旅游产业收入

(花岗岩景观分布示意图,上文旅游收入占比数据引自2005年资料,制图@郑艺)

由此可见

花岗岩地貌造就的风景

成就了中国最重要的一批旅游目的地

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

花岗岩景观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公众对于这种地貌景观

仍了解不多

或许是各地迥异的气候

为花岗岩带来不同外观

影响人们认识其本质

或许是因为人们更重视

花岗岩蕴含的丰富矿产

而疏于对地貌景观的研究和挖掘

或许因为景区更强调其文化内涵

用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典故

挤占了花岗岩地貌的科学本质

但只有立足于科学

讲好花岗岩景观的故事

让更多的人们

有机会触碰

花岗岩之国的雄伟壮丽

有机会聆听

由“大地之心”谱写的

这场花岗岩交响乐!

 

选自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转发仅作为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倩倩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