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旅游 > 渭南景区 > 正文

文庙访圣

核心提示: 韩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编者按走出渭南博物馆,本栏目的第二站来到韩城市博物馆。韩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韩城市博物馆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负责征集、收藏、保管、研究韩城历史文化遗产。它位于韩城古城东部,由韩城文庙、东营庙、城隍庙三座古建筑群组成。其中文庙和城隍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营庙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单体古建筑有一百多座,馆藏文物上万件,是座名副其实的宝库。

清代文学家樊增祥为朋友李嘉绩赴任韩城知县作《送李韩城之任》的诗句中写道:“关中文物最韩城,直以登仙喻此行。新尹风流如晋宋,旧家书画总元明。楚辞香草为姬侍,小雅春莺是友生。随例文书勾判了,但闻笔管捶琴声。”由此可见,去韩城上任,对文人雅士来说,是一件多么值得举杯相庆的事。要想初步了解文史之乡,最好先来一趟韩城文庙,这里最宜博古幽思。

未赏宝物先观宝库

文庙也称孔庙、学宫,是古代祭祀孔子和培育科举人才的地方。从西汉开始,儒家学说就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韩城文庙始建于唐,后经宋、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而成,因而有“四代建筑一庙收”的美誉,目前留存的建筑风格以元、明两代为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文化、建筑研究和考古价值。文庙由四个大院和五座主体建筑组成,是西北地区十四世纪以来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古建群。

来到文庙前,东西各有一座木制牌坊,东书“德配天地”,西书“道冠古今”,明嘉靖皇帝曾称赞孔子“德牟天地,道冠古今”。这是对孔圣人德行学识的超高礼赞。古时出于对孔子的尊敬,文庙一般不开正门,两侧开有“圣域”“贤关”两道黉(hong)门,门外分别立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石碑,以示尊重。

由“贤关”“圣域”两门进入,南面是一座高大的五龙照壁,学名叫“万仞宫墙”,出自于《论语》。子贡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墙只有肩头那么高,而老师的墙有数仞高。”寓意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照壁上雕刻有五幅琉璃彩龙,龙体生动,工艺精美,两旁配鲤鱼戏浪浮雕,龙腾鱼跃取自韩城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这座照壁也是告诫学子要努力学习才能飞黄腾达。文庙的墙壁上也是九条龙,只不过是分开的,五龙壁五条,棂星门两侧八字墙两条,后边的戟门两侧两条,共九条。

与五龙壁正对的就是文庙的第一座建筑——棂星门。棂星,传为天上的文曲星,棂星门寓意施行教化、广育英才之意,祭拜孔子必经此门,象征着人们由此而入即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座门为坊式木结构建筑,额坊上有修饰华丽的如意斗拱,昂头饰以日月、龙凤、人物、鸟兽、花卉等,巧夺天工。此门六根立柱直通屋顶,俗称通天柱,比喻孔子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顶上饰琉璃盘龙,花卉套筒和宝葫芦攒头。三道门间短墙上饰以琉璃浮雕丹凤朝阳、丹凤起舞。棂星门正中悬挂书刻文庙二字的华带竖匾。棂星门上书对联:道冠古今瞻贤仰圣千年庙,德配天地重教兴文万世宗。

身游泮水五子登科

过棂星门,进入文庙第一大院,正中是文庙的规范建筑泮池,池上通双孔石桥,称为泮桥。古代把入学称为入泮。古人说“身游泮水”即考中了秀才、生员的意思。他们在祭祀孔子时才有资格通过泮桥。

庙右侧西南角有砖砌的八角形魁星楼,据说清朝乾隆年间,王杰一举夺魁,此楼就是为他而建。上书对联:七曲霞光飞辟府,三台紫气焕人文,横批桂籍生香。桂籍是指科举登第人员的名籍。这座楼屹立千年,承载了读书人莫大的荣耀。院两侧分别是更衣亭和致斋所,这里是祭祀前做准备工作的地方,如整理衣冠、静心浴面等,以表庄重。院中对称的六座碑亭和碑楼,是明、清两代六次大修文庙的记事碑。

往前走为文庙的第二座建筑——戟门。两侧对联为: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意思是先知先觉的孔子为千秋万代的伦理道德树立了标准法则,道德高尚的孔子有培养教化天地万物的功德。

过戟门入第二个院落,这里是祭祀的主要场所。正北是元代建筑大成殿,单檐歇山顶,是过去列放孔子牌位的地方。东西两侧分别是东、西庑,各十三间,是列放孔子弟子及儒家先贤牌位的地方。现作为博物馆的陈列室。

文庙内有苍翠挺拔的古柏33棵,其中一棵已逾千年,它从两米多高处自然地分成五枝,俗称五子登科柏。五代后晋人窦禹钧五个儿子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因此有了五子登科的成语。韩城在明万历年间也出了一个“五子登科”。韩城解家村明朝时有位老太太生有五个儿子,都很有出息,有“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的说法。过去的文人学士赶考前都要到文庙膜拜孔子,还要抚摸一下柏树的树干获取灵气,以求科场高中。更有特色的是因为年代久远,看似干枯的树枝自然形成孔雀、仙鹤、鹿等动物的造型,栩栩如生,十分有趣。

大成殿前有月台,是祭祀时奏乐的场所,月台前有石雕御道和踏道,御道饰有鱼戏浪浮雕,御道两侧置石雕大象,象背上置一根可卸的青石浮雕盘龙杠,表示不得随便通行。御道专为皇上祭祀时通过。据说当地的新科状元在回乡祭祀时可取杠而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王杰考中状元,曾在御道上走过一回。龙杠两侧踏道为朝廷官员所走的,而月台两坡道为地方官员所走的,过去的老百姓只能在院子里祭拜,可见等级森严。

大成殿两侧有一副乾隆题写的对联: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辟之宫墙。意思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追求的人生理想,也是儒学的核心,这些伦理道德、政治主张是人人信服的社会公约,早已记入史册,只有遵守儒家的道德伦理,率性修道,方可达到如同进入宫墙内的中和境界。

万世师表明伦以德

进入大成殿,正中上悬万世师表的横匾,这是康熙皇帝为曲阜孔庙所题,全国其它文庙均属仿制,意思是尊孔子为百代帝王师,万世文官表,也是对孔子一生的最高评价。孔子塑像两侧的四配像分别为: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出东西角门即为北马道,顾名思义是车马轿子通过的地方。车、马、轿子要从孔庙后面绕道而行,故而按方位分东、西、北马道。以北马道为界,其南为孔庙,是祭孔的地方;北为学宫,为古时教书育人之地。

在北马道东侧,有一株千年古槐,依然枝繁叶茂。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过去太师、太傅、太保在朝拜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人以三槐比喻三公之官位。在文庙广植槐树,寓意学有所成。

明伦堂院门匾上书正谊明道,出自于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说传道明伦是教师的本分职业,不得从其中谋取利益或功名,这是对教师行为的一种规范。院中开四个偏门,分别以“礼门”“义路”“悬规”“植矩”命名,蕴含着浓浓的儒家文化气息。

进入院内,位于正北的是明伦堂,院两侧为东西碑林,这是存放儒家经典碑石的地方;掌酒司和典库司是古代学宫的管理机构及储物的地方,现作为博物馆的陈列室使用。

明伦堂,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讲经论道传授儒家思想的地方,上悬师道尊严横匾,笔力遒劲大方,是尊师重教的一种体现。上书对联:教以明伦明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伦,学以致道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明伦就是明人之伦,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情,兄弟有序,朋友有信。教者必须以明伦为教,学者必须学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

堂两侧立有多通碑石,主要为明清两代考中举人、进士的题名碑。另外还有状元王杰和师彦公给文庙的捐银碑等。明伦堂后中间开辟中门,门额题字为由仁义行四字。

第四院,也是文庙最后一个大院。位于高台上的是尊经阁,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旧为学宫藏经书的地方,两边配东、西斋各六间,旧时是儒学生员的书房。清康熙年间的刑部尚书张廷枢曾捐赠家藏的十三经、二十一史置于阁中。尊经阁上书对联:读五车书博古通今真学问,行万里路经天纬地大文章。

在文庙里穿梭,移步换景,草木都是历史的见证,砖石都有圣贤的痕迹。如果不听解说,仅仅走马观花,只消一会儿工夫就能走遍文庙的角角落落。可当听说了这院中的种种深刻寓意、历史典故,只会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在寂静的院落中怀想,在葱茏的古树下小坐,恍惚中就回到了古代,与先贤们一同游历好时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杨大君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