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新闻资讯 > 渭南新闻 > 正文

渭南市博物馆现意大利返还中国相似文物

核心提示: 近日据央视报道,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

近日据央视报道,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在央视新闻的视频截图中记者看到有两件文物和渭南市博物馆馆藏的文物在造型上十分相似,它们分别是汉彩绘茧形壶和武士俑。

汉彩绘茧形壶

武士俑

为此,记者采访了渭南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询问究竟。

据渭南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以上文物之所以在造型上十分相似,是因为它们同属于汉代文物,而且还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1、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汉彩绘茧形壶

在西汉时期,丝织业非常发达,当时盛行养蚕,桑田遍地,设计者得到了蚕茧的启发,称“茧形壶”;因器形又像鸭蛋状,又称“鸭蛋壶”。

此茧形壶的造型巨大,给人以古朴、浑厚之感。茧形壶在古代是非常具有个性的器物,秦汉时期主要为饮食器、贮藏器等生活实用器,以用来贮水或盛酒,外型显得别致而美观;其次,专为殉葬而制作的各类明器。

茧形壶最初产生于秦国,秦军行军打仗时,兵士们不仅要带着兵器,还要携带粮草和饮水,茧形壶便是必带的工具,既可以盛水,也可以盛酒,携带方便。据有关资料介绍,茧形壶器物除了用在生活上,还可以作为军事侦听器。在战国时期,诸候之间相互争霸称雄,西部游牧民族经常入侵,将士们将其深埋地下,将耳朵贴于埋壶的地方,用以侦听远方敌军骑兵的马蹄声,以此来推测敌军动向,被誉为2000多年前的“窃听器”。

器呈唇口、短颈、圈足,腹呈横向长椭圆状。初为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或彩绘流云、几何图案。

2. 渭南市博物馆馆藏武士俑

此佣为灰陶质,单髮髻高耸,著长衫,一手抬起做持杖状(杖遗失),一手下垂,双脚立地,整体呈站立状,体表彩绘脱落,为汉代风格阵仗武士佣。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俑的使用是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所以俑真实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资讯,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西汉王朝的统治者在同匈奴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特别是汉武帝即位后,从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但苦于无人相助,便决定沟通与西域的联系,欲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断匈右臂”。不料,这时大月氏人,由于新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串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改变了态度。当张骞向他们提出建议时,他们已无意向匈奴复仇了。

张骞这次远征,未能达到同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但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成功。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以护中原,但其西界不过临洮,玉门之外的广阔的西域,尚为中国政治文化势力所及。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以西。自此,不仅西域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此诚之谓“凿空”。

据了解,渭南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与华相宜 渭南故事”为主题,分为八独立的单元:物华天宝——渭南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远古寻根——史前时期的渭南、先秦记忆——夏商周时期的渭南、京畿重地——秦汉时期的渭南、龙兴之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渭南、国脉所在——隋唐时期的渭南、俗风和雅——宋元明清时期的渭南、烽火秦东——近现代的渭南。每个单元之下,设不同的小节,以时代为背景,选择著名人物、代表性事件、重大成就作为“点”,以“点”串“线”,突出了渭南地区各个时代的文化特点。

目前,在渭南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共展出各类文物485件(组),以渭南地区各县博物馆的文物为主。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时期的渭南;结合各县文物的特点,通过一些重要的文物,展示不同区域的文化,使得渭南地区的各个市、区、县的文物,都可以在渭南市博物馆内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展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杨大君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