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新闻资讯 > 渭南新闻 > 正文

渭南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述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一缕缕清风,拂过秦东大地,凝聚起渭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一缕缕清风,拂过秦东大地,凝聚起渭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齐抓共管营造浓厚氛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渭南实际,先后制定印发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渭南市深化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万条家训进万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渭南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化提升年”实施方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

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宣传部门切实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推进职责,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完善工作措施。市县联动、同频共振,形成了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良好工作局面。

实施环境育人“5个1”工程,即各县(市、区)城区建1处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1处主题街区(街道),各镇(街道办)建1处主题景观、1个大型宣传牌,各村(社区)有1个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文化墙。广泛运用各类阵地、载体和手段宣传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设置刊播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编发《文明市民知识读本》,印发市民文明公约、文明礼仪宣传册。

教育实践引领社会新风尚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我市坚持培育先进与学习先进相结合,在基层广泛发现、推出和表彰各类先进典型。

全力推进“渭南标杆”品牌化建设。自2014年开展“渭南标杆”评选宣传活动以来,从基层上报推荐的2385名渭南先进人物、先进集体中评选出“渭南标杆”个人335人,集体52个。“渭南标杆”中先后有17人入选“中国好人”、32人入选“陕西好人”,3个团队、5名个人分别受到中央部委的表彰。“渭南标杆”成为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被新华社、《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中省媒体报道。

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出台《渭南市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办法》,制定了多项道德模范“礼遇措施”“帮扶措施”。同时,我市成立以道德模范、先进典型、标杆人物为主体的“百姓宣讲团”。从渭南各行各业标杆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中取材,录制《渭南标杆》百集系列微广播剧,在全国广播联盟城市台、渭南各县(市、区)台、微信平台、今日头条以及荔枝、喜马拉雅等网络电台播出。

融合传统文化凝聚磅礴力量

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我市通过充分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家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凝聚干部群众的价值共识。

以家训文化留住根脉。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家规家训3600多条,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65条编辑成册。采取上门送、入户帮的形式,指导群众制定家规家训。打造“家训主题街道”“家训长廊”“家训晾晒墙”“家风教育基地”等场所1360多处。

以书香文化提升修养。我市积极开展“书香渭南”创建活动,打造城市书房、社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精心打造“渭南·书享荟”“东秦大讲堂”等公共学习平台,采取线上直播同步进行。举办系列讲座,组织开展读书日、诗词大会等读书活动,积极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新风尚。

以地域文化记住乡愁。在社区农村建设“村史馆”“家风馆”“社区文化馆”等,以实物、图片、文献资料等多种形式展陈,开展民俗老物件募捐活动,收集老犁、木锨、纺车等生产生活工具。

推行“村歌村史”工程,动员乡贤提炼乡村(社区)精神、编写村歌(社区之歌),成立文化传承协会编写家族史、村史镇史和社区志。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信仰力量,从老一辈红色家风中感悟人格魅力,领会精髓真谛,让红色基因血脉相承。

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渭南各行各业,融入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的思想道德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珂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