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政法 > 政法人物 > 正文

挥之不去的“后勤情结”

——记华阴市军休所正团级离休干部梁志超

核心提示: 梁老是个老后勤,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只要部队打到哪里,他的后勤保障就跟到哪里,间接参与了许多战斗。几十年里他在全国各地为军队筹集粮食,输送物资,确保了前线的粮草供应。“尽管我做的事情看起来很琐碎,也不起眼,但我知道,我所做的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从我领悟到它的重要性开始,我就下定决心做一辈子部队后勤人员。”梁老一脸坦诚,让人感动

梁老是个老后勤,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只要部队打到哪里,他的后勤保障就跟到哪里,间接参与了许多战斗。几十年里他在全国各地为军队筹集粮食,输送物资,确保了前线的粮草供应。“尽管我做的事情看起来很琐碎,也不起眼,但我知道,我所做的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从我领悟到它的重要性开始,我就下定决心做一辈子部队后勤人员。”梁老一脸坦诚,让人感动。

梁老的名字特别好记,听起来像是戊戌变法发起人之一梁启超的胞弟,他叫梁志超。今年84岁,住在华阴军干所后面的老单元里。

初见梁老,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白色T恤,浅灰色裤子的他看起来是一个很时髦的老人。但走进他的小单元发现,家具多半都是用了几十年的老古董,沙发、书柜还有靠着门的那张大圆桌看起来都有些年代了,只有客厅里那个液晶屏电视显得比较时兴。“老梁就是这样的人,好几次我儿子都说要把家里重新装修一下,但他就是不同意。老说花那个冤枉钱干啥?”坐在沙发上的老伴儿看着梁老,无奈地摇头。

“咱们什么苦没吃过,现在日子是好了一些,但也不能奢侈浪费。”梁老坐在老旧的竹藤椅上义正言辞的反驳道。看来,艰苦朴素这个好传统已深深融进这位老军人的血液里,在他的人生字典里,这是必须一直遵守的价值底线。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说起挚爱的部队时,这个耄耋老人一下子来了劲儿。从当兵之初到离休几十年间,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刻在了他的脑子里,他竟记得发生过的每一个故事的细节,在他缓缓地诉说中,一个专注执著、认真踏实的部队后勤工作人员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1949年6月由延安西北财经干部学校韩城分校将30名学员分配到西北军区后勤部,这是一群热血青年。1949年11月进军西南,在西南军区后勤部工 作,撤销后调到总后勤重庆办事处(军级以上单位),梁老在部队后勤上整整干了几十年,以至于得了一个“老后勤”的光荣称号。

“我是19岁参军的,那时候被分配到后勤部,思想上很不能接受,觉得参军就是要上前线,要打仗,可是在后勤上工作,连敌人都见不到,这还算是当兵吗?”梁老坦言,刚开始实在意识不到后勤工作的重要性。直到聆听了老八路的一席话之后,才幡然醒悟。

几十年过去了,梁老还记得那些话。“你们要上前线,好啊,那就去吧,和我们一样挖野菜、吃树根,饿得受不了的时候连没尾巴的老鼠都抓来吃,在朝鲜一把雪和着一把炒面,那不是糖啊,能好吃吗?可是我们没办法,后勤保障不足,粮食供应不上,战士们人人都吃不饱,还能有战斗力吗?就像没有子弹的大炮,还不是废铁一堆?”一位从前线下来的老兵描述的情况一下子敲醒了梁志超同志。“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实在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后勤工作和战场杀敌同样重要, 他要在后勤上踏踏实实好好干。

1949年7月,扶眉战役打响的时候,梁志超作为一名后勤跟随部队去临潼筹集粮食,挨家挨户动员当地种粮老百姓捐粮,再把筹集到的粮食装车从临潼火车站运到西安北郊面粉厂加工,保障了前线的粮食供应。“我们当时一共筹集了几万斤粮食,消灭了国民党部队4.3 万余人。”梁老挺直了背,抬高了声音,一脸自豪。

之后,部队进军大西北,解放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梁志超所在的后勤部队也从 临潼转到阎良镇筹集粮食。“当时马路不平、路灯不明、电话不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北京开大会我们都不知道。”梁老叹气道:“全国人民欢庆的时刻,自己还正在筹集粮食,忧心战场上的粮食供给。”

可是,他很快转了语调,因为胜利的消息不断从前线传来,而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他们部队。“当我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么多辛苦,就是为了这么一天。”梁老一字一顿,说得铿锵有力。

除了在内地筹粮之外,梁老还去了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康藏高原。直到现在,他还记得西藏平叛时期,为前线部队运送物资的惊险经历。 

那是1959年5月,梁老在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工作,上午接到命令要去西藏参加平乱,检查完身体之后便赶往西藏,整整坐了7天汽车终于到达了雀儿山。 “空气很稀薄,一上去就浑身没劲儿,不想吃饭,吸了氧之后我们还是吃了当地兵站煮的面,但是海拔高、气压低,做的都是夹生饭,实在吃不下去,条件真是艰苦。”梁老感慨。

接下来7月份,他就接受了一个任务,前线部队粮食供应紧张,需要尽快输送物资,以保障战士口粮。接到命令,梁老和战友们以及10个老藏民带着30头牦牛一起出发了。“这趟物资输送,真是经历了各种突发状况,实在终生难忘!”梁老讲起了他这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首先,他遭遇了冰雹袭击。西藏的天气变化多端,前一分钟还是晴空万里,后一分钟就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冰雹,豆大的冰雹越下越大,阻碍了整个部队前行的步伐,又没有一个可以供全队人躲避的地方,没办法,只能三三两两躲在大石头下面,等了几十分钟,冰雹停了,梁老和大家的衣服也全湿透了。“高原比较 冷,湿衣服粘在身上,实在不好受。好在那里紫外线强,晚上的时候衣服基本都干了。”梁老说。

可是到了晚上,梁老和大家又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在哪休息?部队已经到达海拔四千三百米的原始森林,根本不可能有兵站在那里驻扎,无奈之下,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树枝垒起来当床,把衣服和随身带的棉被裹在身上凑合着睡。梁志超照做了,可是这对刚刚来到西藏的他来说太难以适应了,即使裹着棉被整个晚上他还是没有合眼,太冷了。“像我们这种在平原、盆地生活时间长了的人,太难适应了。氧气不足、呼吸困难、还冷得刺骨。”梁老现在想起了都觉得难受。

然而,考验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尽管带着速食面,但也需要用水煮熟了才能吃啊,可是原始森林实在太缺水了,好不容易找到一点水源,却发现水的颜色有些怪。“尽管水有些泛红,但那是我们能找到的唯一水源了,所以也没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舀了水给大家煮面。”梁老顿了顿,接着说:“其实,煮的过程中,已经有一个老藏民告诉我水之所以泛红,是因为上游的水源被牦牛尿污染了。可是,即使有牦牛尿又能怎么样?如果不煮,大家都得饿肚子,饿着肚子哪有力气翻山越岭送物资啊?”

于是,梁老做主,不要告诉大家实情,自己也和大家一样吃了面。就这样,战胜了种种困难之后,梁老和战友们终于把物资按时送到了前方。“对军人来说,不管经历怎样的过程,只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就是一个好战士,我做到了。”梁老起身微笑,他指着挂在客厅正中央的那张照片:“看, 当时我在重庆办事处工作的时候,朱德司令曾经来接见慰问我们,和我们一起照的。”

他望着照片中左下角的自己和正中央的朱总司令,笑得灿烂极了,“连总司令都来了,你说,我们后勤工作重要不重要?那真是太重要了。”他自问自答。至今他对参与的一些国防后勤基地建设的事,仍然守口如瓶,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后勤 情结
责任编辑:赵雷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