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华山论见 > 新帖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组图)

核心提示: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40年飞跃万重山,渭南财政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谱写了恢宏篇章。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

财税携手优化营商环境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

中小学生蛋奶工程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

惠民补贴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

经开区中垦乳业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

蒲城县孙镇污水处理厂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

财政支持温室大棚助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

保障性安居工程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

会计专业技术无纸化考试

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改革开放40年我市财政工作写实

蓬勃发展的渭南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40年飞跃万重山,渭南财政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谱写了恢宏篇章。

【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1978年,按照省对地实行“增收分成”的办法,地区当年实际收入比上年实际收入增加的部分,按核定的增收分成比例分成收支仍然挂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全面改革经济体制。1980年,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较大改革,为调动各级理财的积极性,省对地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3年,省、地发出关于建立乡镇财政的意见,要求在公社基础上建立乡镇财政,县对乡实行“收入上交、支出下拨”的管理办法。1994年起,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到今,我市财政收支范围和权限划分更加明晰。

【地方财政收入跨越式增长】从1978年到2017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从1.1亿元,到73.6亿元,增长了67倍,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1978年,正值第五个五年计划,中、省陆续将一批邮电、商业、工业企业收了上去,本市一批工业企业(冶金、小化肥企业)和农林企业因成本上升、产品滞销等原因连年发生亏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降低工商税和农业税负担,对企业扩权让利等政策,从而使本市地方财政收入处于徘徊状态,197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为10,995万元。

1980年,省对地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使地方财政有了较大的独立性。1984年,改革工商税制,相继开征了一些新税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412万元。

1991年,我市能源、化工、轻纺工业稳步发展,潼关黄金工业异军突起,以苹果、酥梨为主的农特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发展迅猛,形成新的财源。是年,预算科目调整,将国有企业所得税从企业收入类调整到工商税收类的企业所得税科目内,当年,国有企业所得税为1357万元。1993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完成5.07亿元,主要收入项目情况是:工商税收3.79亿元,农业“四税”0.85亿元。

1994年,财政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明确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范围。消费税100%和增值税75%上划中央。当年,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两税收入21,253万元,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颇大。是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下降为4.37亿元。

1996—2000年,虽然宏观经济环境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随着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本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农特产品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建材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以及旅游业发展起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加之农业税计税价格上调,各级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资金统管和调剂力度,地方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速。200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91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5.5亿元。

进入新世纪,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市国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但受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依然缓慢。2005年,免征农业税政策全面落实,全市免征农业税及附加1.57亿元,真正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亿元。

2006—2010年,我市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项目建设的成效初步显现,以钼为代表的资源型行业产品价格飙升和持续高位运行,同时,财税信息化步伐加快,征管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74.9亿元,是“十五”末的3.6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4亿元,是“十五”末的3.8倍。收入质量逐步改善,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地方小税种增收贡献突出。

“十二五”时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产品量价齐跌、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下,财政增收十分困难。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自我加压、创新机制,实施了国地税联合办税,动态监测重点企业纳税情况,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和税务稽查,推广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模式,坚持收入考核、领导包联、分析讲评和财税联席会议等制度,保障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自2011年起,地方财政收入连续跨越了40亿元、50亿元、60亿元、70亿元台阶,2015年完成72亿元,较201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6.3%。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税收保障工作,搭建涉税信息传递平台,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单位的涉税信息传递和协税护税职责,建立了“政府领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事前管理、社会参与、法制保障、信息技术支撑”的社会综合治税长效机制,促进了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截至目前,全市500多个税收保障部门单位累计传递涉税信息70万余条。同时,通过分析比对医药刷卡、企业用电、建筑、房地产等涉税信息,先后查补税款5亿元,税收保障成效初步显现。2017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3.6亿元,其中税收比重达到73.4%,为近年来最好水平,财政收入实现了较高质量的增长。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1978年,渭南地方财政支出15,900万元,其中,经济建设支出达10,510万元,占地方支出的66.1%,社会文教事业支出3903万元,占24.5%,行政管理支出1267万元,占8%,其他支出220万元,占1.4%。

1979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执行,渭南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开始由建设供给型财政向建设经营型财政转变,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改由银行贷款,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靠地方财政自筹安排,上世纪七十年代撤并的各种行政、事业机构逐步恢复,地方财政用于社会各项事业的经费大量增加。当年,本市地方财政支出为14,001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由上年的3906万元下降到493万元。

1981—1985年,因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借款,本市地方财政上解支出增多,财政支出呈现先降后增态势。1985年,渭南被省上确定为补助地区,地方财政支出增加到19,920万元,是1980年的1.4倍。其中,经济建设支出接近1980年的水平,为6326万元,占地方支出的31.8%,社会文教事业支出增加到8601万元,占地方支出的43.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较快,达3510万元,占地方支出的17.6%,其他支出达1483万元,占地方支出的7.4%。

1986年,本市地方财政支出为了支持改革、保证“吃饭”,增加较快,结构渐趋合理。同时,人员、机构增加,工资福利提升,加之物价上升,社会文教事业和行政管理支出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用于价格补贴的支出也增加较多,当年,地方财政支出增长到24,955万元。1990年,本市地方财政支出达47,923万元,是1985年的2.4倍。其中,经济建设支出达14,353万元,占地方支出的30%;社会文教事业支出达19,268万元,占地方支出的40.2%;行政管理支出8869万元,占地方支出的18.5%;其他支出5433万元,占地方支出的11.3%。

1991年,经济建设支出增长缓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用于价格补贴的支出逐步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则增加较多。当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54,843万元。1992年,地方财政支出不再含社保基金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因粮食价差补贴取消而大幅度下降,全市地方财政支出下降为51,624万元。1995年,本市地方财政支出达82,071万元,是1990年的1.71倍。其中,经济建设支出17,901万元,占地方支出的21.81%;社会文教事业支出达37,110万元,占地方支出的45.2%;社会保障支出2724万元,占地方支出的3.31%;行政管理支出19,896万元,占地方支出的24.24%;其他支出4440万元,占地方支出的5.41%。是年,地改市后,市本级财政支出规模增加较快,支出14,406万元,占地方支出的17.55%。

1996年,地方财政支出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重点是保工资、保支农、教育、科技、救灾等重点支出,同时,城市建设和社会保障支出增多,当年,地方财政支出91,936万元,其中,城市维护费支出4529万元,较上年增加近一倍。1997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13亿元。2000年,本市地方财政支出达13.76亿元,是1995年的1.68倍。其中,经济建设支出2.4亿元,占地方支出的17.44%;社会文教事业支出达5.4亿元,占地方支出的40.25%;社会保障支出2.6亿元,占地方支出的16.39%;行政管理支出3亿元,占地方支出的22.19%;其他支出5124万元,占地方支出的3.72%。市本级支出2.47亿元,占地方支出的17.97%。

2001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地方财政支出增加较快,支出结构亦渐趋合理。2003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19亿元,增支主要是人员支出增长。2005年,全市财政支出29.4亿元,主要支出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2.3亿元,文体广播事业费1.24亿元,教育支出7.7亿元,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支出1121万元,医疗卫生、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支出2.5亿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3.47亿元,行政管理费4.56亿元,公检法司支出1.79亿元。

2006—2010年,财政支出先后突破40亿元、50亿元、80亿元、100亿元的新台阶,年均增加20亿元以上。2009年,全市财政支出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了116.5亿元。2010年,全市财政支出达到154.3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近5.3倍,“三农”、民生、城市建设等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十二五”时期,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争取中省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的双重推动下,财政支出规模迅速扩大。全市财政支出先后突破200亿元、250亿元、300亿元三重大关。2015年完成335.04亿元,是2010年的2.17倍,其中,民生支出完成286.7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5.59%。

近年来,我市财政狠抓支出管理和资金效益提升,把加快支出进度作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展了“支出管理效益提升年”活动,坚持按月考核通报,对支出进度落后的县(市、区)、市级部门和局内业务科室进行约谈、督促,同时,加大资金盘活力度,推进绩效评价工作,促进资金效益提升。2017年,全市财政支出迈上了400亿元台阶,达到407.7亿元,较2016年增长15.6%,增幅位居全省第三,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支持经济发展持续加力】穷财政敢为天下先,小财政敢做大文章。渭南财政始终用改革创新的思路解决财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今年,是“营商环境提升年”,我市财税部门联合开展了“优化财税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系列活动,从6月启动实施,至11月结束,以政策宣传、优化服务、规范征管为重点,在全市范围集中开展三个方面13项活动,着力解决财税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的财税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我市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财税措施的意见》,着力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税费负担过重、研发创新投入不足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政策连续执行3年,将为企业减负强身,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2014年,我市实施了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有效解决了财政专项资金投向分散、效益不高等问题。2017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比例提高到60%,重点支持园区建设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畜牧业、果业等发展。截至目前,财政专项资金“拨改投”资金规模达到3.08亿元。

为了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市将财政资金以资本金注入产投公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3D打印、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等发展。目前,产业投资母基金已募集10亿元,13支子基金已完成投资21.8亿元,预计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60亿多元,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推广ppp模式、盘活存量资金、财政资金存放商业银行激励考核、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系列举措,为我市追赶超越和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前,我市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劳动保险、职工医疗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事业四个方面。1992年,我市出台公费医疗改革实施方案,形成“医院包干的管理、由公疗办统一管理、由医院和享受单位双向管理、由保险公司承包管理”的四种公费医疗管理形式。同年,养老保险基金和管理费收支的预、决算,要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报政府批准。

1997年,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实行归口管理。1999年,我市实行了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制度。在市本级全额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在职和离退休人员中实行市财政局统一发放管理办法,把原由各单位财务发放工资形式变为由银行以活期储蓄存折和信用卡并用的形式,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同年,市本级开始实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了40多年的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制度至此结束。

2001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收统支。2002年起,市财政每年列入财政预算收入的2%,用于各县(市、区)低保资金补助,各县(市、区)每年列支财政收入的1%用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不足部分,由省上兜底。当年落实资金1,303万元,有8.4万人领取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2003年,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不再实行省级统筹,改由省、市、县分级管理,实行社会化发放。

2010年,全市民生领域投入资金12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其中“十大民生工程”投入资金48.1亿元。“两免一补”等政策较好落实,全市64.3万余名中小学生和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到了各类补助。按照每生每天2元的标准,推进中小学生“蛋奶工程”。投入新合疗补助资金2.9亿元,参合率达到95.6%。拨付资金3393万元,城镇居民、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到99万人。投入资金1.9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3221个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发放低保金3亿元,城乡37.2万人享受到低保政策。投入“三农”资金90.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累计完成1071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7倍。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生均经费补助和贫困生资助实现“三个全覆盖”;支持建成市博物馆、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提高了中心城区文化底蕴;建立了“农村八大员”等15个群体待遇政策调整机制,完善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人群全覆盖;投入资金11亿元,支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城镇居民和职工医保、新合疗等三项基本医疗制度覆盖全市520多万人,大病医疗保险启动实施,有效解决了广大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面推行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改革,在全省率先将41项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范围,各项惠农富农政策较好落实。在全国首创实施了“一卡通”担保贷款业务,全市累计投放“一卡通”担保贷款18.2亿元,惠及全市5万多户城乡居民,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探索建立了政策宣传一本清、补贴发放一卡通、群众投诉一拨灵、基础信息一比明的“四个一”惠民政策落实促进机制,民生政策落实碎片化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2015年开始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市县财政均按20%的年增长率,持续加大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同时,开通了扶贫资金下达“绿色通道”,确保专项扶贫资金在收到文件后5个工作日内下达到县。扎实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形成了“多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推动异地搬迁、产业扶贫等精准扶贫政策顺利落实。2017年,全市实现了8.4万人脱贫、194个贫困村退出。

截至目前,我市以建立起涵盖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保障、文化事业、生态环境和脱贫攻坚的全方位民生保障体系,民生支出均占全年财政支出的80%以上,各项民生政策较好落实,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财政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按照“全覆盖、补短板、厘责任、促规范、抓重点”的思路,聚焦贫困人口、弱势群体,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建立健全科学的民生保障机制,注重增强民生政策的精准性,切实加强民生资金使用监管,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财政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我市财政部门围绕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以全新的理念和机制,推动财政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自2005年起,我市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截至2017年,全市预算单位(部门)全部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公务卡改革,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资金34.8亿元,共办理公务卡2.5万张,使用公务卡结算报销8442万元,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调度能力,加强了预算资金监管。特别是,全面推进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规范了预算单位现金使用,提高了公务卡使用率,公务支出更加透明。

2010年我市率先在全省推出了“先评审后立项、先评审后招标、先评审后采购、先评审后拨款”的“四先四后”投资评审机制。2012年以市纪检委监察局源头治腐工作为契机,打造了“市委市政府整体部署、市纪委强力推进、市财政具体实施”的投资评审“渭南模式”,开创全省乃至全国之先河。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评审项目3475个,涉及财政资金462.8亿元,核减资金56.65亿元,为财政“开源节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2年,我市资产局通过实施以权证过户为核心的房地产产权集中管理工作,有力解决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资产、擅自处置及出租、收益不按规定上缴等问题。目前,已将市级单位444宗土地和252处房产权证过户至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局名下,全面实现了集中管理,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单位房地产管理的难题,实现了五个第一:第一次彻底摸清了房地产“家底”,第一次明晰了房地产产权,第一次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第一次实现了公开招租和收益的全面统管,第一次实现了资产的统一调配和有效整合。我市产权集中管理工作受到财政部、财政厅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2014年,我市建立全国首家会计服务监管新机制,围绕搭建一个平台(会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两大职能(会计管理、会计监督),优化三项服务(为财政管理、会计单位、会计人员服务),创新四类机制(诚信会计价值导向机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长效机制、会计服务市场化运行机制、会计信息动态化监管机制)四项重点任务逐步展开,推动会计监管方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促进会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迈进。

2015年,新的《预算法》开始实施,确立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以及中央、省、市、县、乡的“五级预算”体系。我市先后出台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等一系列实施意见和办法,并建立了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推进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规范、透明。

2017年,我市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改革,市、县部门预、决算信息全部通过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实现了时间、内容、格式、平台“四统一”。在全面开展预决算公开的基础上,专项资金项目实行公示制,公开处置车改公务车辆,政府采购项目全部进驻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实现阳光交易,财政信息透明度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永不停歇。我市财政工作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省决策部署,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更好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珂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