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县市频道 > 澄城 > 正文

“沟窝窝”里的致富路

核心提示: 十四运会提振了陕西人的精气神,也提振了澄城县寺前镇和家楼村村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

  合作社工人正在挂晾红薯粉条。

十四运会提振了陕西人的精气神,也提振了澄城县寺前镇和家楼村村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该村集体经济生产的“沟窝窝”牌红薯粉条成功入选十四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后,这些天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景象。

近日,在和家楼村的老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着将挂好的粉条进行切割和包装,一盒盒包装好的“沟窝窝”红薯粉条整齐地放置库房里等待装车销售。“今年我们生产红薯粉条14万斤,预计收入20多万元。”和家楼村党支部书记王安朝信心满满地说,借十四运会的“东风”,和家楼村乡村振兴的致富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过去,和家楼村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为主,自从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村两委的引领下,村上成立了村集体经济产业,流转200亩土地建成红薯种植基地,又通过县上涉农资金扶持和中国大唐集团的对口帮扶,累计投资180余万元,建起了厂房,采购了粉条加工设备,注册了“沟窝窝”品牌。

眼下,还有一个多月才挖新红薯,现有的粉条已不够销售了,这成为了和家楼村人“幸福的烦恼”。据王安朝介绍,因为采取纯手工挂晾,没有任何添加,“沟窝窝”粉条在几家电商平台上一直保持稳定销量,不仅“消化”了种植基地里所有的红薯,平均每年还要向周边群众收购40吨左右的红薯。

“这两年,村上给群众的土地流转费从200元增加到300元,给入股群众每年分红1000元。家门口提供的就业岗位,去年一季度就支付工资20多万元。”王安朝直言,十四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选品十分严格,他们村生产的粉条经过多项检测才被选中,这是对大家这几年努力的最好回报。他表示,下一步和家楼村将继续扩大粉条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把“沟窝窝”品牌做大做强做优,走好这条“沟窝窝”里的致富路。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闵欣茹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