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县市频道 > 临渭 > 正文

让初心在“贴心”服务中永葆活力(组图)

——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普惠金融为民服务见闻

包村客户经理手把手教农户操作网上贷款程序。

信合“e终端”———群众家门口的银行。

“农信社”,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因农而生、为农而兴,是“离百姓最近的银行”。农信人,扎根“三农”、服务“三农”,赤子情怀,生生不息,是最具奉献精神的金融从业者。传承老一辈农信人身背挎包、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主动上门为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挎包精神”,新时代的农信人,始终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做透“三农”和小微客户,创新产品、科技赋能、优化流程,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把“服务”发挥到极致。年末岁首,当人们按照传统习惯,盘点一年的工作生活,准备迎接春节假期的时候,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职工却早已迈开匆匆的脚步,为创造2020年“开门红”忙碌了起来。

“三九”天,一年最冷的时候,霜雪覆盖了大地,白茫茫一片。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600多名员工行走在村庄、穿梭在社区,宣传金融新产品,将最贴心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秦e贷”“家福贷”“e终端”,一个个金融产品推出,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实。心贴心帮扶,手把手指引,“陕西信合,陕西人的银行”,从口号变成理念,深入人心,响彻临渭大地。

人们指尖上的钱袋子“秦e贷”,新时尚,手指一点网上办

韩六川是临渭区阳郭镇东坡杨村人,家里养着鸡、栽着花椒、种着核桃。

韩六川手很巧,做得一手好木工。如今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便不再出去干活,一心一意在家务农。

在自家门口的核桃园散养着鸡,一年下来略有结余,如果再扩大规模,钱从哪儿来?信用社的包村客户经理毛超超得知此事,建议韩六川在网上申办个惠农支农的“e农贷”。

“怕怕,可不敢是套路贷!可不敢来个网上诈骗!”对于网上贷款,韩六川心里实在是没谱。

“叔,你还不相信我?”毛超超拍着胸脯说。

“说得也是,毛超超不是在村上,就是在信用社,知根知底,就是不知道这事把稳不把稳?”谨慎的韩六川心里想着。反复斟酌了几天,韩六川说,“叫我先贷上1000元试一下。”

“叔,这样操作……”在韩六川家客厅,毛超超指导着韩六川在手机上一步步操作。很快,授信额度3万元、期限两年,申办成功。

“这么快就办好了!这样就办好了?”韩六川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搁到以前,要提前和信贷员说好,再到村上开证明盖章子,拿到信用社申请办手续,至少得跑三四回才能办对。”

韩六川用新贷的1000元买饲料,支付快捷方便,好用得很。韩六川这才相信,“没问题!”这才敢给村里人说,他弄了个“e农贷!”

韩六川计划着,“等天暖和了,贷上2万元,逮上200个鸡娃。按现在行情算,来年这个时候,鸡能挣1万元,鸡蛋能挣2万元。”“e农贷”申请、操作方便,利息还低,在韩六川的带动下,村里有四五户也准备申办“e农贷”,发家致富奔小康。

在临渭区阳郭镇允曲村,守着老供销社摊子的张平社是个网络高手,抖音、快手玩得转。当然,张平社也是允曲信用社的老客户,存存取取业务频繁。

当“e商贷”开始时,多年经营着综合商店的张平社自然而然成为第一批体验用户,申办了3万元额度、2年期限,张平社当即贷款1.5万元、1年期。

“这下,再不用到信用社跑来跑去了。在期限内,想啥时贷就啥时贷,想啥时还就啥时还。说句揭底话,坐在热炕上,就把款贷了、款还了,简直方便得没法说。”张平社发自内心地说着“e商贷”的好处与方便。

“秦e贷”是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2019年中期推出的一款线上便民系列信贷产品,从产品名称不难看出,“e农贷”针对的是农户,用于家庭消费和生产经营;“e商贷”针对的是商户,用于生产经营周转;还有个“e享贷”,针对的是上班族和城镇居民,用于家庭综合消费。

说到“e享贷”,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营业部副经理王一凡说,只要是信合客户,再下载一个信合APP,然后进行身份证扫描、人脸识别,大数据就会自动抓取客户信用记录、测算贷款额度,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分钟贷款就可以到账,客户和信贷员不用见面,谁也不用认识谁。

可以预测,随着“秦e贷”的推广使用,与传统信贷模式比较,将极大地方便用户,并且解放了信贷人力,减少了耗材,节省了成本。节省的人力、财力、物力,反过来再用于加强产品设计、维护、推广,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信合业务模式的转型。

百姓手中的备用金“家福贷”,真灵活,随借随用随时还

渭南城里长大,又在渭南城里上班的李女士,多年以来从事金融工作,虽说是个小职员,但手头宽裕,生活不愁,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按说,女儿考上大学是好事,又要去美国留学更是好事。可李女士的烦恼也随之来了,女儿留学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一下子拿出那么多费用,钱从哪里来?

正在一筹莫展时,李女士听同事说,信合有一款产品叫“家福贷”,非常适合她的现状。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李女士去临渭区杜桥信用社咨询,了解到这个产品是纯信用,无抵押、无担保;期限1~5年自由选择;月利率最低5.05%;授信金额最高可达50万元,服务对象是工薪层。

“核定限额,余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临渭区杜桥信用社主任花强讲解着“家福贷”四大特点。

怎么还呢?“等额本金、等额本息或按月或按季结息到期还本,支持部分本金或者全部本金随时归还。”花强详细介绍着。

“这简直是太合适了,这样简直是量体裁衣。”李女士说。

按照要求,提供个人资产证明、半年工资流水账单、征信报告,备齐资料,李女士来到临渭区杜桥信用社。当天办理,三天后短信提示申办成功,李女士当即贷了15万元。

“这笔款真是及时雨!信合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真的非常感谢!”李女士说。

小伙子小白,是个白领,在国企上班,一个月工资用于日常生活绰绰有余。结婚买房后,再要装修手头就有些紧。咋办,费用从哪来?当然是贷款。

有思想有头脑的小白,一家家银行跑,最终选中了信合“家福贷”。

“装修缺钱?买车缺钱?旅游缺钱?一切都不是问题!”小白说,“家福贷”这宣传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一目了然。

经过考察,小白觉得“家福贷”有六大好处:利息低;额度高;贷款时间长;手续简单;审批快;尤其是灵活性强,想用了就贷,随时有钱随时还。

小白授信额度是26万元,急于装修新房的小白全部贷了出来。贷款已10个月的小白,每到发半年奖金、全年奖金就会还款。小白说:“‘家福贷’还款形式灵活,可选自由度大,手里余钱多了就多还点,钱紧了就少还点,而且随用随贷,非常适合我们年轻人。”小白认为:“我经过多家考察比较,再也没有像‘家福贷’这么好的金融产品,‘家福贷’就像是自己手中的备用金一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通过这次申办、使用“家福贷”,彻底改变了小白对信合的看法,“以前总以为,信合只为农民服务,经过这件事才明白,信合是为大众服务的。”

群众家门口的银行“e终端”,真便利,田间地头也能用

在临渭区阳郭镇北杨村,杨育平、张淑利两口子开着一家综合商店,以一个行政村为单位的“e终端”就放在商店里,配套的有打印机、验钞机。

早上9点多,毛秀娃和弟弟一起来到这里,补缴合疗。“你给我看看,我缴了三个人,还有三个人没缴,不知道是谁。”毛秀娃说。

毛秀娃的手续还没办完,对门的杨百忍就来了。“给我查一下高龄补到了没有,直补款还有多少?”80岁的杨百忍刚一进门就大声说道。

“好好,稍等。”杨育平一边朗声回应,手底下一边麻利地办理着毛秀娃的合疗。

接过杨百忍的存折,杨育平在“e终端”上一刷,再输入报来的密码。看着屏幕,杨育平说:“高龄补,150块;养老金,108块;余,264块9毛9。”

“给我取100块。”杨百忍说。

“余,164块9毛9。这是100块钱,你拿好。这是小票,你把字一签。”杨育平一边说着一边操作着。

给杨百忍正在办理取款手续中,杨波人未到,声先来,接着杨智峰又进来了,他们是来缴合疗费。

不到半个小时,就来了5个人办手续。杨育平说,缴合疗费的人这几天少得多了,前几天多得很,排着队缴,平均一天办理200多户,收五六万元,每天晚上允曲信用社派专人过来结账取款。

按理来说,“e终端”能刷卡,也能刷存折,在商店买东西一刷就行,但村上的人大多是留守老人,习惯用存折取现金,然后将存折再打印一遍,能清楚知道今天取了多少钱,上面还剩下多少钱。取的现金数额都不大,有10元、20元,也有50元、100元的。

冬天,有人来买一袋盐、一瓶酱油,太阳好了,大家在商店门口晒着太阳谝着闲传。夏天,在商店门口乘着凉,吃着雪糕,兴起时,回头朝里面喊一声:“来瓶啤酒”。杨育平将啤酒打开送出来,大家一起喝着谝着。

杨育平说,大家有事没事就来,人气好、热闹。“e终端”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也带动了商店的生意,自己收获了快乐,增加了收入,一举两得。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的杨育平觉得,自己“活得很有味道”。

来到临渭区三张镇铁王村,29岁的小伙子王博开着超市,门头上挂着牌子“陕西信合金融便利店”,店里配置着“e终端”。

精通网络,又熟谙信合政策的王博说起“e终端”的好处滔滔不绝,“只要有网络,商店能用,田间地头一样也能用。你看,这墙上的宣传单‘村村通,助农e终端’。村村通是啥意思,就是每个行政村放置一台‘e终端’,不是放在小卖部,就是放在村医那里。咋个助农?就是不出村缴费、不出村领待遇、不出村查询,还能存取款,这就跟群众家门口的银行一样,方便得很。可以说,解决了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非常接地气。”

让王博自豪的是,2018年3月29日,因为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中成绩突出,他被临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评为“先进个人”。说话中,他从抽屉拿出荣誉证以示真实性。

每天,王博守着商店,为周围群众服务,工作时长10到15个小时。就是关了门,只要有人敲门,随叫随开,马上办理。王博说,都是村里人,乡里乡亲的,被麻烦是一种幸福。用满腔热情为大家服务,王博宣传着信合,快乐地生活。

在临渭区这片热土,不管你说陕西信合,还是说临渭区联社,还是说乡镇信用社,群众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信合已根植在人们心中,普惠金融让更多的人受益得实惠。

采访手记新时代“挎包精神”

信合精神是什么?是新时代“挎包精神”。

老一辈信合人还记得,当初背着挎包走村入户,谁家有几口人、几亩地,收入多少,计算得清清楚楚。

用脚走出来一份份清单、一张张存折,这就是工作,这就是上门服务,这就是甘于奉献、艰苦奋斗,追赶超越、勇于创新的“挎包精神”,一代又一代信合人在传承着。

三代信合人稀罕吗?在临渭信合,很多。他们认真负责,敬业爱岗,他们长年奋战在一线,包村客户经理,整天泡在村里,研究怎样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展金融服务。信用社主任,每到一处就观察当地经济发展,什么才能作为主导产业,引导群众奔小康。

“e终端”“家福贷”“秦e贷”陆续推出,怎样让群众了解、知晓,他们耐心讲解,手把手示范,他们把好政策细心宣传,把好服务贴心送达,把党的温暖送到角角落落。有资料显示,全国信合8万个网点,80万员工,服务8亿农民,其实他们服务的不仅仅是农民,而是所有人。

有人说,信合和群众是血肉关系不可分割,事实也是如此。他们为了适应群众语言,把从小到大已经说习惯的普通话改成方言。比如“请按绿键”,您听不懂,我就学说,“请压六滴”,亲切的陕西方言一下就听明白了。您习惯看存折,我就把卡和折子一起配上,每次打印,让您眼见为实,心里放心。还有他们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他们的故事很多很多。

守初心、共成长,担使命、谋发展。新时代“挎包精神”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为信合,农村金融主力军点赞!为陕西信合,陕西人的银行叫好!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曾昕韵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