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县市频道 > 大荔 > 正文

大荔县委书记谈黄河保护:“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

大荔县地处黄河沿岸,位于关中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在此交汇。受黄河灾害影响,曾经的大荔人为“盐碱地”所苦恼,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成了如今全国闻名的“米粮川”,黄花菜、同藜、秦川牛,有了“北国江南、天下粮仓.....”的美誉。

那么,近年来大荔县是如何依托沿黄优势发展的?又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手抓?在黄河治理保护中,探索出哪些好的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对此,208坊对大荔县委书记刘莉进行了专访。

专 访 视 频

208坊:作为黄河流经的县域,大荔县是如何布局经济发展的?

刘莉书记:大荔县是地处汾渭平原最开阔的地带,是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之处,所以它自古粮丰田畴,产业兴旺,在陕西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现代农业看大荔”的美誉。我们目前提出了产业兴村、工业强县、旅游旺县三大经济行动,这也是立足大荔县的实际,为大荔县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而提出的。

在产业兴村方面,围绕大荔县传统历史上特有的,也是知名度非常高的“10086产业”,在做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目前,大荔县的耕地面积有150万亩,130多个各类的农业产业园区,40万亩的设施果蔬基地,应该说是位列全省第一了。尤其是大荔的冬枣,品牌价值有40亿,产值每年50亿,远销到了俄罗斯、迪拜、加拿大这些海外市场。

在工业强县方面,大荔县有一个省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个园区里面,启动了标准化厂房的建设,让企业能够轻资产进入我们的园区进行发展,减少企业入园重资产的一个负担。目前我们入园的企业也达到了一百多个,规上工业的总产值今年上半年也达到了52亿元。

在旅游观光县方面,大荔倾全县之力在倾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我们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领先地位的。同时,我们也在此基础上打造了六条美丽乡村的观光旅游线路。目前,大荔县在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也致力于立足黄河金三角地域,乃至辐射全国的一个康养休闲的一个养生福地、养生宝地。

我们总体的思路,是以一产当中的农业为根基,一二三产能够关联度高、粘合性强、协同性强这样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架。

208坊: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那么,大荔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大荔县是如何解决的?

刘莉书记:黄河宁,天下平。大荔是九曲黄河出陕西的最后一个弯,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七个要素是最全的,所以它的农耕条件非常优越。可以说,大荔县的农业有这么好的发展,得益于黄河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它所冲击出来的平原地带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

我们受益于黄河,所以在保护黄河方面,也采取了一些工程类的措施。比方说我们实施了黄河大荔段雨林上延段的工程、续建的应急工程、堤防加高培厚的工程等。通过这些工作有力保障了黄、洛、渭三河沿线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还实施了黄河湿地退耕还湿的项目,恢复湿地面积1.4万亩。通过湿地调节了区域的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也非常明显。

对大荔而言,黄河也是一条产业河。对此,我们围绕黄河沿线,做了一些产业方面的发展工作。比方说我们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做沿黄公路的旅游,打造了黄河湿地风情园这些观光旅游线路。这样,就能将黄河湿地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旅游价值和产业价值,让生态产业化的红利惠及沿线的老百姓。

虽然经过多年的科学治理,黄河流域大荔段的生态环境已经大为改善,老百姓也在受益,但仍任重道远。例如,黄河治理还缺乏系统的规划指导;三河水系治理的探索还需深化;黄河小北干流的护滩工程等还都略显单薄;黄河西倒有所改观,但还没有完全的按照国家划定的红线得到完全有效地控制,这都是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例如,10月13日在全国县域范围内率先召开了一个围绕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论坛。

论坛结束后,一方面,按照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进行了再次的论证和深入的交流,将尽快编制完成大荔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扎实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以及我们大荔县独有的防洪抗旱堤坝修复的工作,想构建一个统一多样,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系统,保持黄河流域大荔段的生态系统的健康性。

208坊:对于大荔县来说,黄河意味着什么?带了什么?

刘莉书记:目前来讲,黄河给大荔带来的是机遇。历史上来讲,黄河是大荔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在大荔段,黄河孕育哺育的精神体现的非常明显。平原广阔,土地肥沃,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区域环境非常好,它体现了母亲般的奉献精神。同时,黄河带来的交通便捷,也让外来文化、人群不断聚集,融合发展,这是一种包容的精神。

大荔百姓与黄河应该是共生共荣,相依相存的一个状态。就离开黄河看大荔,就失去了的根和魂。

所以对大荔而言,环保是前置条件。如果不符合我们的环保要求,我们宁可不要,我们历任县委县政府都坚决将高污染企业绝之门外,这是一个好传统的沿袭,我们这一届也必须做到。

那么,生态保护之后,如何实现生态的产业化?我想一定要与高质量发展关联起来,我们不能单纯的就生态保护谈生态保护,这样的话可能生态保护就孤立起来了。所谓生态产业化,就是让生态既是资源,也能够成为最好的生产力。

我想在未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黄河一定会焕发出它第二次春天,我们大荔县的老百姓也会受益于母亲河的这第二次机遇。作为黄河的儿女,大荔县也一定维护好“母亲”的生态,挖掘发展好“母亲”所能带来的产业,让母亲河与她大荔75万儿女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208坊说

大荔县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地方,这里有三个“亿元村”。没错,就是一个村子的收入能上亿的那种。

“今年赚的不多,也就五六十万。”这句话对于大荔冬枣的种植大户来说,不是炫富,更不是过谦,而是一句大实话。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荔冬枣起称售价在150元以上,亩均收益8万元以上,春暖棚亩均收益1.5万以上。用种植大户老王的话说就是,“要不是今年雨水多,我还能再挣几十万。”

然而,如今富足的土地,此前却也饱受灾难。不仅河水泛滥导致的洪灾在所难免,更让大荔头疼的是土地盐碱化。

大荔县小坡村曾经流传着一句谚语——“往老崖上一站,远看是水一片,近看全是碱,种啥啥不长,农民真可怜”。

小坡村总共15000亩的耕地,有三分之二已经盐碱化,5块钱一亩都无人承包。但就是在这片令人“失望”的故土上,大荔人种出了希望的果实。

5年修水渠,5年种冬枣,20年的坚守,勤劳朴实的村民让小坡村冬枣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1000亩,当地所有的盐碱化土地都得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达1.2亿元,人均收入超过25000元。

2013年,大荔县通过政府扶持建园、合作社统一管理、村民分户经营的方式,将小坡村的种枣产业延伸到储存、物流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这片盐碱地上生产的冬枣皮薄肉脆、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可食率达95%。

如今,小坡村已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冬枣第一村”,也是盐碱地的一次重生,更是黄河流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问及为何大荔农业有这样的长足发展。刘莉书记给出了“勤”字的关键词,坊妹也看到了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

勤劳的人民,“老百姓热爱农业,对农业技术有自主的研发能力,还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刘莉解释说,另一个则得益于勤奋的政府。农民做不了的,政府去做。

采访中,坊妹也感受到这里的农民幸福指数很高。农忙时,有政府出面做背书,召开推介会、整合政策资源、搭建平台等,农民只要做好种植就行,政府会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农闲时,既可以顺着沿黄公路去旅游,也可以周末坐高铁去西安游玩购物。

“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作为干部群众的 “领头雁”,对待黄河保护与发展问题,“一把手”怎么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作的推进和实效。不折腾,知敬畏,是坊妹对大荔县“一把手”刘莉的采访印象。

“我们坚持把冬枣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折腾、不懈怠,就是要扮演好‘守业人’这个角色,守好‘中国枣乡’这个金字招牌。”刘莉目标清晰:大荔与黄河休戚与共,有责任治理保护好黄河,更有责任做好生态产业化这篇文章。

除了肥沃的土壤,黄河还给予这里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气。

如何做好黄河工作?坊妹以为需要“三个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看准了的事一抓到底、落实工作一竿子插到底。

从实践角度看,黄河治理与高质量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一项政策从推行到落实再到开花结果,无不需要时间,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无论前任后任,都是事业进程中的一节链条、一块基石。绘制蓝图需要殚精竭虑的人,执行蓝图更少不了接力奋斗的人。都想画自己任上的“蓝图”,以绘就“蓝图”作为政绩,画完“图”没两年拍屁股走人,后继者也是一个想法,则黄河的事情永无做成之日。

值得欣慰的是,在黄河流经的大荔县,正一任接着一任干,有了“守业人”的责任担当,自然也就不会陷入功劳归谁的“小家子气”中。那么,黄河之事,其成可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倩倩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