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县市频道 > 大荔 > 正文

有嫂子的地方就是家

核心提示: 看着嫂子浮肿的脸,严重变形的手,五弟张占魁满是心疼:“嫂子现在病成这样,都是年轻时候拉扯我们姊妹落下的病根。”一个冬日午后,屈林英一家人向记者讲述了老人坎坷感人的一生。

冬日的阳光,通过印机厂家属楼的玻璃窗撒进客厅,映在屈林英的脸上。如今,77岁的她,因为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已经很难下楼晒太阳了。看着嫂子浮肿的脸,严重变形的手,五弟张占魁满是心疼:“嫂子现在病成这样,都是年轻时候拉扯我们姊妹落下的病根。”一个冬日午后,屈林英一家人向记者讲述了老人坎坷感人的一生。

1941年,屈林英出生在大荔县的一个书香门第。1957年,还在读初中的她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咸阳技校上学的张占雄。1959年,两人结成连理。婚后,张占雄被分配到重庆工作,屈林英高中毕业后留在了大荔县段家镇似仙渠村担任小学老师。尽管丈夫不在身边,但家中有公婆的照料,大小事务都不用屈林英操心,日子虽不富裕却也顺心和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67年,婆婆患癌离世,留下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原本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屈林英,承担起了照顾小叔子和小姑子的责任。那年,屈林英的大女儿3岁,最小的小叔子张占魁5岁。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还要照看年事已高的祖父祖母,工作、孩子、家务,忙得屈林英像个陀螺一样,半年后就大病了一场。病愈后,尽管舍不得学校里的孩子们,屈林英毅然辞去了心爱的工作,全心照顾起了一家老小的生活。

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其贫乏的年代,让一家人吃饱穿暖是一件难事。人口多,布票不够用,屈林英就在自留地上种棉花,自己纺线、织布、染色,做衣服、做鞋子。“当时,我们都是半大小子,穿衣服、穿鞋特别费,记忆里嫂子整天晚上都在缝衣服、纳鞋底,冬天手上都是裂的口子。”回忆起往事,四弟张占胜拉住了嫂子变形的手,轻轻摩挲着。

“嫂子是真心对我们好。那时候粮食少,细粮更少,只有过年才有白馍吃。有时候亲戚带来的白馍,嫂子舍不得吃一口,都给我爷我奶和我们吃了。”五弟张占魁是屈林英一手带大的,提起嫂子,更是有说不完的话。看着两兄弟争着夸自己,屈林英却有些不好意思,微红着脸说:“长嫂如母嘛,都是可怜娃,妈走得早,我不管咋办。”

长嫂如母,简单的四个字,屈林英却扛下了如山重的责任。1969年,三弟张占鳌成家了,彩礼、衣服、仪式,屈林英一样不落地细心张罗。1970年农历十月,三弟媳生产,刚出月子的屈林英不顾自己仍然虚弱的身体,再次充当起了母亲的角色,伺候弟媳坐月子。冬日的井水,冰凉刺骨,屈林英顾不上百日不动凉水的禁忌,洗尿布、洗衣服,双手冻得红肿,生了冻疮,又痛又痒。1971年春,弟媳下地挣工分,把年幼的孩子交给了她。屈林英既要照顾一家人的吃穿,又要照顾两个吃奶的孩子。“那时候,忙得顾不过来,就一边喂一个。家里天天跟唱戏似的,一个哭另一个也跟着哭。”屈林英笑称那是最手忙脚乱的一段日子。

屈林英视弟妹为己出,也得到了弟妹们的敬爱。1971年,丈夫张占雄调回印机厂工作,仍然照顾不到家庭。弟妹们就主动承担家务活,担水、做饭,下地收谷子、挖红薯。直到今天,弟妹们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了,仍然时常看望屈林英。父亲去世后,大家就把屈林英家当作了父母家,每年过年,大家都要回到这里,吃顿团圆饭。大家说:“有嫂子在的地方就是家。”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珂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