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专题资源 > 正文

唐五陵——光陵(高清组图)

核心提示: 唐穆宗李恒的陵墓,位于蒲城县城北15公里处的尧山(今翔村镇光陵村)。海拔700—1000米,以山为陵,玄宫四周筑陵墙,东西南北各开一门。陵墙四隅有角阙,四门前均有门阙和石刻,南神道南有乳台、阙台遗址。陵园西南有下宫,东南有陪葬墓2座。

唐穆宗李恒的陵墓,位于蒲城县城北15公里处的尧山(今翔村镇光陵村)。海拔700—1000米,以山为陵,玄宫四周筑陵墙,东西南北各开一门。陵墙四隅有角阙,四门前均有门阙和石刻,南神道南有乳台、阙台遗址。陵园西南有下宫,东南有陪葬墓2座。

唐穆宗三年(公元823年),将《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碑高3.42米,宽0.82米,厚0.35米,右为汉文,左为藏文。碑文用藏汉两种文字记载了唐穆宗与吐蕃赞普赤祖德赞会盟和好的史实,不仅是藏汉人民团结友爱的历史见证,而且也是研究唐蕃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唐穆宗光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陵依山为陵,周围20公里。陵园南北二神门距离2900米,东西二神门距离2350米,陵园呈东西窄、南北长。现存西南角阙遗址,底径12米、高1.5米,位于皇边村北,南神门北20米为献殿遗址。范围东西300米、南北150米,遗址内有清代毕沅书的唐穆宗光陵石碑。玄宫在半山上。

光陵依山为陵,周围20公里。陵园南北二神门距离2900米,东西二神门距离2350米,陵园呈东西窄、南北长。现存西南角阙遗址,底径12米、高1.5米,位于皇边村北,南神门北20米为献殿遗址。范围东西300米、南北150米,遗址内有清代毕沅书的唐穆宗光陵石碑。玄宫在半山上。

石刻陵区原有石刻,与丰陵相同。现残存四门石狮二对,形制同景陵。石狮身高175、身宽85厘米。石狮头呈方形,眉脊突起、颧骨突出,躯体肥壮。神道石刻组合同泰陵,东西列间距60米。华表位于乳台阙址北107米。华表高715厘米。形制与崇陵石望柱相近。翼马位于石望柱北22米。翼马身长2.35米、身高2.50米。东列翼马,头顶有独角,角微小,披长鬃,垂尾;西列翼马,头顶残,短鬃,缚尾。鸵鸟均残毁,仅于北列翼马北边发现残鸵鸟石块。石马在东列翼马和残鸵鸟石块北发现两个残石马,从残存部分看,马背置鞍鞯,均无马镫,披障泥,系鞅秋,饰杏叶。在残石马北边,有一残石人,腰系环带,上有銙,从服饰看,系牵马者。石人身高2.68米。东列石人仅存1,位于翼马北155米,形制同景陵;西列石人存4,头戴高冠,冠前饰团花纹,两侧饰羽翅纹,穿广袖长袍,袖胡过膝,脚著靴,双手拄五节剑。北神门外有石马3对,均残,东西列间距32米。南数第一对在阙址北62米,第二、第三对南北间距均为24米。从残存部分看,形制同神道石马。

光陵陪葬墓,据《长安志》载有二座,为恭僖王皇后、贞献萧皇后。《唐会要》卷二十一载,光陵陪葬有恭僖太后王氏和贞懿太后肖氏。现仅于光陵南边的下沟村发现一陪葬墓。

墓主生平:唐穆宗李恒(795-824),是唐宪宗李纯的第三个儿子,继李纯为唐代第十三位皇帝,820-824年在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七月六日(795年7月26日),懿安皇后郭氏生于长安大明宫之别殿。初名李宥。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封为建安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不久,遥领彰义军节度大使元和六年十二月,惠昭太子李宁死后,于次年(811)十月被册立为皇太子,并改名为李恒。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宪宗李纯在寝殿暴卒。同年闰正月丙午(初三日,820年2月20日)宦官陈弘志、王守澄和中尉梁守谦等拥李恒即帝位于太极殿,时年26岁。第二年改年号为“长庆”。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孝德皇帝”。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怡凡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