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热线:0913—3362222

投稿邮箱:wnw0913@163.com

首页 > 专题资源 > 正文

【尧头历史】澄城尧头窑考古所见(组图)

核心提示: 澄城尧头窑考古的缘由,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发掘耀州窑,从事了陶瓷考古工作。但翻开所有的中国陶瓷史书籍,在全国的古瓷窑分布图上,陕西只有铜川耀州窑一个点;后来,又增加了耀州窑系的旬邑安仁窑一个点,算是有了两个点。再看看江浙一带和中原各省,均是密密麻麻的瓷窑分布点。

澄城尧头窑考古的缘由,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发掘耀州窑,从事了陶瓷考古工作。但翻开所有的中国陶瓷史书籍,在全国的古瓷窑分布图上,陕西只有铜川耀州窑一个点;后来,又增加了耀州窑系的旬邑安仁窑一个点,算是有了两个点。再看看江浙一带和中原各省,均是密密麻麻的瓷窑分布点。在这种反差强烈的对比下,产生了中国古代文明中心地区的陕西,为什么瓷窑如此少?难道就只有耀州窑而没有其他古瓷窑的疑问?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遍查了陕西的地方志书,发现在不少的县志中都有当地产瓷器的记载。只是这些记载较少,又都是地方性瓷窑,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尚未考察也不见学界的著述。

禚振西 杜文

一个渭北高原东端洛水之滨大型古窑场的发展史,似乎穿越时空,一幕幕在脑海中闪现。不由的想起了我们和尧头窑结下的不解之缘。想起在这个曾经繁华了八百多年如今遍地苍凉的窑址上,一次次的寻觅踏勘、选点解剖和试掘的日子。

澄城尧头窑考古的缘由,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发掘耀州窑,从事了陶瓷考古工作。但翻开所有的中国陶瓷史书籍,在全国的古瓷窑分布图上,陕西只有铜川耀州窑一个点;后来,又增加了耀州窑系的旬邑安仁窑一个点,算是有了两个点。再看看江浙一带和中原各省,均是密密麻麻的瓷窑分布点。在这种反差强烈的对比下,产生了中国古代文明中心地区的陕西,为什么瓷窑如此少?难道就只有耀州窑而没有其他古瓷窑的疑问?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遍查了陕西的地方志书,发现在不少的县志中都有当地产瓷器的记载。只是这些记载较少,又都是地方性瓷窑,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尚未考察也不见学界的著述。我们遂蒙生了要寻找和调查陕西与周边地区这些古瓷窑的愿望,并在八十年代末提出了“陕西古瓷窑调查”课题的申请。后获准列入了陕西社科科研规划中的自筹经费项目。当时限于经费和其他原因,此项目在查找方志、地矿、地名等资料中度过了十年。直到2001年,才开始了实地考古调查。

澄县尧头窑是耀州窑之外我们在陕西调查的第一座古窑址。首选此窑的原因有二:一是与陕西尚未考察的各瓷窑相比,该窑在古文献中记载较多。在明代的《同州府志》和明、清、民国多种版本的《澄城县志》中均有记载。而且在当地的民谚和诗词中也有描述,足见其重要。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此窑的产品已受到民间美术界的注目,曾在央视和《人民画报》、《人民中国》上有刊载,台湾的杨先让先生在其《黄河十四走》中,亦有所报道。我们查阅了这些报道,感到此窑的瓷器很有特色,很需要通过考古科学工作,了解其历史和内涵。

2001年3月,我们首次来到尧头窑址时,站在后河右岸的前澄城陶瓷厂旧址上,向这“两河夹流”的塬峁窑址望去,我们震惊了:在延绵数里长的塬边高坡上,形似草帽顶的馒头窑一座接一座地散落在灌木草丛中,无数残瓷碎片夹杂着炭渣和废匣钵,沿着崖壁滚落在“瓦渣沟”中。仰视其文化堆积层,竟达二、三十米高。此情此景,除了耀州窑陈炉窑场外,在北方的古瓷窑址中,尚属首见,兴奋之情油然而生。我们围着窑址调查了整整三天,采集了一批瓷片标本,对窑址的范围、分布和产品概况有了初步了解。

回来后,认真分析和研究了所采瓷片,感到多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产品,时代分期尚不明确,窑场的创烧问题也没有解决。遂在当年夏天又去复查,并选择了典型文化层进行试掘和解剖。在试掘点,找到了明、清、民国几个时代的地层,初步得知明代以来该窑烧瓷的历史和各时期瓷器的主要特征。据此,我们曾写出几篇文章,将澄城尧头窑的考古收获公诸于世。但此前和此后的多次考古调查和试掘,均未找到明代以前的文化层和标本。对我们根据文献和窑址考察所做的“该窑最迟创烧在元代”的推测,一直拿不出窑址所出的实物证据。真要感谢尚在窑址上坚持澄城窑制瓷工艺的周铁怀师傅,2007年央视《百科探秘》在此进行现场拍摄时,他给我们拿出一件在窑址捡到的元代澄城窑青釉印花牡丹纹瓷盘残器。从而初步解决了该窑最迟创烧在元代的问题。

澄城尧头窑考古调查的文章发表后,当即引起了澄城县文化馆吴来宝馆长的重视。他又认真查阅和搜索了有关该窑的各种记载和报道,认识到此窑在地方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遂立即采取了积极措施,带领文化馆的干部下乡调查摸底,征集了一批流散在民间的澄城尧头窑瓷器。征集工作的初期,由于文化馆经费缺乏,他们先拿出自己的钱开展工作。征集的瓷器达到一定数量后,又向县领导汇报和宣传,得到县领导的重视,拨出专款进行征集。还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请陶瓷专家帮助鉴定。经过文化馆上上下下多年的辛劳,目前已征集到澄城尧头窑各时代的瓷器达三千多件。为国家及时抢救出一批重要文物,也为研究该窑的历史寻觅到系统的实物资料,还为澄城以至关中东部的地方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用艺术品。

这一批数量众多且来之不易的瓷器,使人们形象真实的看到了澄城尧头窑制瓷工艺的发展脉络;看到它质朴、浑厚、简洁、大气的艺术风格;看到它和名窑瓷器精雕细琢的区别和至今流传在世的最为古拙粗放的原生态艺术品。它的这种原生态,反映的是以憨厚著称的“澄城老哥”朴实厚道的本质,凝聚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纯朴和雄浑。这种原生态工艺品的艺术魅力,触动了现代人的心灵,打动了不少艺术家和学者。特别使我国著名的民俗艺术家靳之林教授为之倾倒。在他的大力推崇下,澄城尧头窑陶瓷工艺列入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之中。从此,这个在中国陶瓷史中不见著述的地方性瓷窑,不仅受到陶瓷、工艺、美术界的关注,也获得了国家的重视和保护。现在编著出版此书,将此窑的历代产品和制瓷工艺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它、重视它、保护它。不仅使它的制瓷工艺得以传承,更希望将它发扬光大。

三、

澄城尧头窑也称瑶头窑或窑头窑,它位于澄城西南洛河支流西河和后河交汇处的尧头镇。这里是陕西渭北里腰带东端的产煤区,瓷土原料和煤炭燃料蕴藏丰富。近十年考古调查得知,在洛河下流澄城、白水、蒲城三县相交的夹角地带,现有一些古代窑址,共同组成了一个古代的烧瓷区域。其中,以澄城尧头窑最具代表性,也最具规模。

尧头窑场地处“二水夹流”的塬峁头端,窑场分布在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200的塬头山梁之上。窑场中心是东西向的老街铺面旧址,老街的四面环绕着以宗亲家族划分区域的制瓷作坊和瓷窑遗址。

关于此窑的创烧年代,在以往的志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笔者遍查了明代以来的《澄城县志》,仅在“人口”栏目中发现有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桐迁民至尧头镇白家城的记载。尧头镇又称长润镇,在清雍正年间澄城县解元游得宜的《长润镇八景》一诗中描述为:

西洛古渡,五星环抱。

东刹晨钟,二水夹流。

小华云霞,碧井掘金。

丹炉铸玉,长市烟飞。

诗中的“西洛古渡,五星环抱”,描写的是尧头镇古窑场的人文地理形貌。在尧头镇古城之内,还另筑有“五星环抱”的五个小城堡。而白家城虽属窑场范围,但不在尧头镇的五个小城堡之内。我们由此推测,早在明永乐之前,因制瓷建镇的尧头窑已经具有很大规模,其中心部位已经满布作坊和窑炉。新由山西迁来的白姓移民因挤不进窑场的古城之中,只得在尧头镇外东北角的相邻山峁上另筑了白家城,进一步扩大了尧头窑场的范围和规模。因此,尧头窑场的创烧年代最迟应该是元代。

元代该窑的瓷器,最典型的是周铁怀师傅在窑址西北部采集到的青釉印花牡丹纹盘,其造型为敛口、浅弧腹、坦心、平底、较宽圈足,其特征与耀州窑元代的同类瓷盘完全一致。而且牡丹纹的印花工艺和青釉亦似与耀州窑,仅制作工艺不及耀瓷精细,应是澄城尧头窑学习耀窑青瓷的产品。与之造型相似的黑瓷标本在窑址上也有发现。从当地的墓葬出土和征集物所见,尧头窑在元代烧造的瓷釉品种还有茶叶沫釉和黑釉,以黑釉瓷数量最多。器物种类有碗、盘、罐、瓶、烛台等。除青釉印花牡丹纹盘有纹饰外,其他均是素面。器物的特点是胎质较粗糙,施釉多不及底,腹胫以下往往露胎,反映出制瓷工艺的粗放和原始性。

尧头窑在明代得到很大的发展。窑场的规模和范围增大,已大体可与现存的窑址相近。而且所烧瓷器的瓷釉品种、器物种类和造型均有增多和发展。此时的瓷釉品种,除青釉、黑釉、茶叶沫釉外,又增加了黑釉剔刻花、酱釉、结晶釉、白釉、白釉黑箍圈、白地黑花瓷等。青釉瓷由元代的透明青黄釉变为青褐色,到明晚期又发展成透明的豆青色。这种晚明澄城尧头窑所烧的透明青釉,质量非常高,其水平已超过了以北方青瓷著称的耀州窑明代青瓷水平,可以说是明代我国北方地区水平最高的青瓷。关于其时代,因有明万历墓出土器和清康熙纪年器为准,使我们得以认识该窑明清青瓷器的区别。黑釉瓷是明代尧头窑的主流产品,在明嘉靖《澄城县志》中记载:“黑磁瑶头镇特产”、“窑课钞二百八十九贯五百文”。表明此窑在明代不仅以黑瓷产品为大宗,而且还要给官府交课纳税,成为澄城县当时的一项财政收入来源。此时的黑釉,具有漆黑发亮的特点,多为素面,不加装饰,朴素、实用、大方。到了晚期,黑釉器在装饰工艺上有了突变性的发展。一种是采用贴花手法进行装饰,在类似大龙缸式的大缸上,或贴饰兽耳衔环和鼓钉纹,或贴饰缠枝莲荷,花纹凸出器面与黑釉融为一体,在统一中富有变化。另一种是采用剔刻花手法进行装饰,纹样以开光形式分布在酒樽的腹部或大罐的肩部。花纹多为结有飘带的杂宝、暗八仙、五岳八卦类,稍后又有了折枝、缠枝草卉和瑞兽、神话故事之类。其技巧与常见的磁州窑剔花手法区别很大。磁州窑的剔花,是剔除花纹以外的背衬,使纹样得以保留为凸显的阳纹。而澄城尧头窑的剔刻花,是只剔刻花纹部分,使纹样成为凹陷釉下的阴纹。相比之下,此种剔花不仅工艺简便,而且剔出的花纹更加清晰、鲜明、独特,纹样的视觉效果也更加明快。这种装饰手法,是“澄城老哥”在学习磁州窑制瓷工艺中的一种创新,其产品非常有特色,直至今日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此种器物,曾在西安交大的古墓中有出土,文德拍卖行也曾将一件来自西安的相似器物赠送给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的出土表明,当时该窑的瓷器不仅销售在陕晋接壤一带,在明代西安府亦有销路。此外,新增加的酱釉、白釉、白釉黑箍圈和白地黑花瓷,均有自己的特色,在此不一一论述。值得指出的是该窑明代所烧的结晶釉瓷也很有特色。自宋以来,我国不少窑口成功的烧制出结晶釉来,但是以往的结晶釉,都烧造在盏、碗一类器物上,少见立件器皿。而澄城尧头窑此时的结晶釉,应用在壶、樽、坛一类立件大器之上,在漆黑的釉面,闪烁出美丽自然的结晶花纹,将这些雄浑粗放的瓷器,装饰的格外生动。明代的器物种类,也较元代大大增加,除碗、盘、罐、瓶类之外,又新出现了壶、尊、盒、香炉、樽、大罐、大缸、大坛等。其中,大罐、大缸、大坛一类的器物,以往见之于山西的壶关窑,澄城尧头窑使之更加发扬光大。在民国版的《澄城县志附志》中记载:“其在南乡者,旧时多事搏埴。每年农隙贫家壮者作工于窑场,陕晋各地之窑业大半皆澄人”。表明该窑曾和陕西、山西的各个窑场间,存在着工匠输出和制瓷工艺相互交流的密切关系。

从窑址现存的分布情况看,尧头窑在明代已初步形成了按宗亲分地域、分行、分器物种类烧制陶瓷的格局。窑场有碗窑、瓮窑、黑货窑、砂器窑四行。以老街的东西向街道和其西南侧的窑神庙为核心,采用四边布局的形式,分布其烧造区。南边的南沟和南城,以李、宋姓家族为主,是碗窑的烧造区;西边的周家洞和赵家湾,以周、赵、雷姓家族为主,是瓮窑的烧造区;北边的后坡和东南的南关,以李姓家族为主,是黑货窑的烧造区;东边和东北边以白家城和红科白姓为主,是砂货窑的烧造区。在这些分地分行的烧造区内,各个家族都建有各姓的祀堂,以宗亲血缘关系为纽带,支撑和制约着整个窑场的生产和经销。澄城尧头窑在明代形成的这种封建行会制,与同时期的耀州陈炉窑相比,大体类同,但不如陈炉窑严谨、完备和制度化。此种自发形成的行会制度虽是宗亲封建性质的,但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是以家庭手工作坊为单元的瓷场得以分工竞争和发展的保证。

清代是澄城尧头窑的鼎盛发展期。窑场的范围虽和明代相近,但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增大。在考古调查和试掘中发现,清代的烧造点最多,文化堆积层最厚。出土的瓷片标本,也以清代前期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此时烧制的瓷釉品种,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和提高。最突出的例子是青釉、黑釉和白地黑花瓷的发展。澄城尧头窑的青釉瓷器,清代早期烧制的相当精美。与明代该窑的青瓷相比,有了全面的提高。此时的胎泥较为精细致密,胎表还加施一层化妆土,釉色青绿,釉质纯净,器物种类和造型多样化。除明代曾有的罐类外,又增加了笔筒、鼓形罐、太白尊等。还在青瓷的装饰艺术上进行了创新。采用的工艺是先在略深色的器胎上加饰一层精细洁白的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用刀具剔刻出花纹或刻出诗句文字,最后在器表通体施以透明青釉,入窑高温烧成。与此相类似的青瓷装饰工艺,首创于元代的陈炉窑,但采用的是简笔刻花形式。清代尧头炉的青瓷装饰,是在学习借鉴陈炉窑的基础上,又融汇了本窑场明代的黑釉剔刻花工艺,新创出的一种风格独具的青釉剔刻花新工艺。所剔刻的花纹,撇弃了规整的图案式布局,采用了中国画中花鸟画的布局形式,在晶亮的青绿色瓷釉下,透出清晰明丽的深绿色纹样,优雅而美丽。从纹样的潇洒和器物中常见有笔筒与太白尊之类的文房具看,清代早期的精美剔刻花青瓷,与澄城尧头窑瓷类原生态的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很可能曾有文人进行过参与。如前面提到的解元游得宜,不仅写了《长涧镇八景》诗,还写了《咏尧头瓷窑》,诗:“百道玄云矗绛霄,祝融扇炭鼓尖敲。铸来白碗胜霜雪,奇贵休夸汝定窑。”从两诗内容看,游得宜不仅熟悉尧头瓷和尧头窑,而且对汝定古瓷有一定的修养,很有可能参与过尧头瓷器造型和纹样的设计。

传统的黑釉瓷,此时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书中的那些明末清初瓷器,大部分应是清早期的,限于可断代的出土资料缺乏,分不出明末与清初的界线,只好将其笼统的划在一起。此时的黑釉瓷,造型精美多样,瓷釉漆黑乌亮光泽强。在纹样装饰手法上,继续使用明代所创的剔刻花工艺,但纹样的构图和布局有了变化。由明代的前后开光单层分布,增加了多元分格和多层构图纹样。花纹中除了明代的纹饰外,增加了象征福寿的寿桃、佛手之类,还出现了“忠信孝弟”类反映此时伦理道德的文字。这种工艺独特、风格别致的尧头窑剔刻花黑釉瓷,主要流行在晚明到清代早期,清中期后比较少见。在清代黑釉瓷的装饰上,还采用了模印和雕塑两种手法。模印纹样,主要用在模制成形的器物上,尧头窑的此类器物见有梯形枕、四方香筒、半剖式扁平壁挂等。纹样呈凸起的阳文,有折枝花卉、博古插花、联珠、太极、云雷、钱纹等,还往往配吉祥文字和诗句。象生雕塑手法,多用来装饰器物的局部,最常见的是动物雕塑,蹲狮、立狮和卧鼠,均饰在罐盖上。其中,老鼠罐是尧头窑最为独特的一种器物造型,在高高隆起的罐盖顶,卧着一支尖嘴、圆眼、竖耳、高隆圆背并拖着一条长长曲尾的老鼠。看着这件构思新颖奇特,造型生动逼真的艺术品,真是爱不释手。此种老鼠罐自清代出品后,历经民国至现在,一直受人喜爱,产品久传不衰。另外,白地黑花和白地赭花瓷器也是清代尧头窑的一种重要产品。它们均属磁州窑系的釉下彩绘瓷。在已发现的该窑元代器物中尚未见到,明代有较少发现,清代所见最多。两种瓷类均用氧化铁为彩料,因彩绘原料和烧成气氛有别,呈现出黑、赭两种色调的花纹。为增加两个品种器表的白度,在其胎表均加有白色化妆土,花纹绘在化妆土上,施高温透明釉入窑烧成。纹样的绘画技法,有奔放潇洒的写意画,也有严谨规矩的工笔画,还有兼工带写的画面。其中,以豪放粗犷的写意画最为生动。多绘有象征福、寿、喜和幸福美满的牡丹、莲荷、梅、菊、寿桃、佛手、石榴、喜鹊等。器物种类有碗、盘、洋盘、罐、瓶、壶、尊、笔筒、蒜臼、美人枕等。

从晚清至民国,中国社会处在由封建制向半封建半殖民地转变的时期。社会的大动荡,使这个渭北高原东端的大窑场,由盛而衰。据民国版《澄城县志》载:“民国成立,兵事倥偬,窑业倒闭,贫者少此项利益矣。” 又云:“旧有40余家,民国15年时有20余家,每年共出三十余窑”。表明此时的尧头窑窑场规模缩小,产品数量下降,走向了它的衰落期。与此同时,伴随着民国时期社会的变革和新兴工业的出现,尧头窑的制瓷业也引进了瓷业新品种,这就是青花瓷的生产。这种北方地方窑生产的土青花,陕西民间称之“蓝花”瓷,陕西省最早生产在清代光绪年间的耀州同官陈炉窑,尧头窑在民国初年开始生产。民国《澄城县志》还记载:“近有改良蓝花盌、碟者,较精细,尚不即同官者。”所指的就是这种青花瓷。该窑此时的青花瓷,器物种类有碗(盌)、盘、碟、罐、瓶、壶、笔筒、蒜臼、塔盒、节盒等。其造型和纹样以尧头窑传统器物为主,同时还融入了景德镇窑和耀州陈炉窑的特色。如西番莲碗、盘,折腹鱼盘取自景瓷,而洋盘、塔盒、节盒则取自于耀瓷,又都被尧头窑吸收并和自身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民国时期该窑烧瓷中最为精细的主流产品。除青花瓷之外,此时尧头窑还烧制黑釉、酱釉、白釉和白地黑花等传统瓷釉品种,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均比明清时期大为减少。

澄城尧头窑的个体烧瓷,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仍以青花瓷为主,所绘的青花纹样往往古拙稚气,民俗风格极强。其代表作品有青花赶毛驴碗和青花莲鱼纹盘等,不仅与景德镇的精巧青花瓷完全不同,就是和北方磁州、淄博、陈炉、安口等地的土青花瓷相比,也更加稚拙和原始。此时还学习了红绿彩的生产工艺,创新生产出一批青花红绿彩瓷器。1956年公有制的澄城陶瓷厂在古窑址北坡下成立,古代的澄城尧头窑从此停烧。

使人庆幸的是,改革开放后,有些尧头窑的老工匠在已废弃的古窑址,重新开始了传统瓷器的制作。新恢复的制瓷作坊虽仅仅数个,但他们是澄城尧头窑制瓷工艺的继承者,经历了800多年的这个古窑场的制瓷工艺,将从这里保留和传承下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怡凡
0
本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刚庆
技术支持:渭南青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www.0913wnw.com 媒体支持:陕西网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闻热线:0913-3362222 网站备案:陕ICP备14011189号-2
  陕公网安备 61059002000006号